喝水真的會長胖嗎?肉肉為什么會“獨寵”你一人呢?今天就來好好說說。
哪些人容易長胖?
長胖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比如個人基礎代謝能力的不同,環境、飲食還有基因等等。
但除去外界和“體質”的影響之外,“湯、糖、躺、燙”四個字是最會導致肥胖的。
(1)湯
有的湯里面含有很高的脂肪,比如雞湯、骨頭湯等。
另外,盡量飯前喝湯,這樣能稍微抑制食欲、減少進食。
(2)糖
糖和肥胖的關系,想必大家都知道。
高糖食品的熱量高,吃多了就容易能量過剩。而且,長期飲用高糖食物,會使身體對糖代謝能力發生異常,從而形成“肥胖體質”。
此外,也要注意避免攝入過多的高碳水化合物。
(3)躺
網上流傳廣泛的“葛優躺”,雖然很舒服,但如果經常這樣,會導致機體代謝能力下降,能量堆積過多,必然會容易長胖。
所以,我們平時應該保持一定量的運動。同樣的,久坐也是肥胖的因素之一。
(4)燙
可能有些人會比較奇怪,難道愛吃燙也和肥胖有關系嗎?
其實這里講的是:
燙的食物,一般都是含油量比較高的食物,比如火鍋、麻辣燙等。
在吃比較燙的食物時,人往往會喝一些飲料和啤酒,這樣熱量攝入就會增多。
喝口水也會長胖?
有些人調侃自己“連喝水都能長胖”,這是真的嗎?
事實上,水里面一點能量都沒有,正常情況下喝水是不會長胖的。除非,是因為某些疾病或特殊原因導致水分在體內的異常儲積。
其實,正確的喝水反而還能起到減肥的作用:
(1)飯前20-30分鐘喝水,能夠適當降低食欲,減少食物攝??;
(2)喝水替代含糖飲料;
(3)有壓力時,要多喝水。人在壓力狀態下,容易促進脂肪合成,導致所謂的“過勞肥”或“壓力肥”,而充足的飲水,能夠提升積極情緒。另外,人在壓力下容易暴飲暴食,如果能改成喝水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攝入。
為啥有人怎么吃都不胖?
減肥不僅要靠決心和意志力,還和個人體質有很大的關系。醫學研究認為,以下兩點也可能會決定你的胖瘦。
(1)腸道微生物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在人類健康中扮演著重要作用。每次吃東西時,腸胃中百萬億個微生物都會參與其中。
在一項針對5000人的研究中發現,“體內腸道微生物的種類越廣泛,體重就越輕,如果體重很重,腸道微生物種類就會減少。”
(2)基因
基因對肥胖的影響,一直困擾著科學界。劍橋大學的一位科學家認為,一個人的胖瘦有40%-70%是取決于基因的。
基因能夠在很多方面影響著你的胖瘦程度,如食欲、食量大小、胃口偏好,也能影響人的基礎代謝,甚至是對減肥的自控能力。
(3)激素
雖然,治療肥胖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減肥手術,但減肥手術并不只是縮小胃的容量,更重要的是荷爾蒙的變化。
醫學人員發現,進行減肥手術之后,讓人有飽食感的荷爾蒙數量就會增加,產生饑餓感的荷爾蒙數量會減少。
人在哪個階段更容易長胖?
(1)青少年時期
內在原因
處于青春期時,身體內分泌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容易引發肥胖。
外在原因
學習壓力比較大,體力活動不足。而且,許多父母為了充分保障孩子的身體健康,會給他們補充很多營養,導致營養過剩,引起肥胖。
(2)初入職場
初入職場,難免熬夜加班,再加上夜宵,就很容易長胖。另外,工作和應酬會導致運動時間減少,也會造成肥胖。
(3)婚后
這就是傳說中的“幸福肥”?;楹笠徊糠秩瞬辉趺粗匾曂獗?,以前不敢吃的高熱量食物也照吃不誤。此外,一般婚后的鍛煉量會減少。
(4)產后
“產后肥胖”是比較常見的現象。這是由于哺乳期的媽媽常常過量進補,造成營養的過多攝入。
另外,從醫學角度來看,妊娠反應會造成丘腦下部功能紊亂,使體重上升,這種現象也稱為“生育性肥胖”或者“母性肥胖綜合癥”。
(5)中年
中年發福主要是因為身體基礎代謝率下降,和年輕時相比,即使不增加食量,也會越來越胖。當然,中年人忙于家庭和工作,缺乏運動,脂肪自然也就會越堆越多。
超過多少斤要重視?
評估體重比較簡單可行的指標就是BMI指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分級標準,BMI>30就算進入了肥胖行列。
不過這套標準不太適合亞洲人群,所以,還存在亞洲和中國BMI指數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BMI>35的人群。因為有研究顯示,這類人群的壽命減少較顯著。
不過BMI也有自身的缺陷,比如不能判斷脂肪的分布等。
我們應該合理地看待BMI,它的出現能夠簡單、便捷地幫助我們來評估體重,而且通常情況下表現還算是良好。
如何健康減肥?
(1)健康作息、保持一定的運動量。
(2)合理飲食。這不僅會直接影響你攝入熱量的多少,還會影響你的腸道菌群,讓你保持一個健康的“體質”。
好的飲食纖維:全麥早餐谷物、水果(包括莓果、漿果和梨子)、蔬菜(包括綠花椰菜和紅蘿卜、豆類、莢果、堅果)。
進食時間:俗話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這句話其實很有道理。夜晚時我們的身體不容易消化脂肪和糖,所以晚餐最好在晚上七點以前吃,以免體內累積脂肪熱量。
(3)避免零食。有意識地做出一些改變來減少零食的攝入。比如桌上盡量不要擺放不健康的零食,改放一些水果等。
(4)合理的排解壓力。不要以暴飲暴食作為排解壓力的出口,可以換成更加健康的方式,比如運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