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和縣歷陽鎮大橋社區,一抹絢麗的巾幗“志愿紅”格外亮眼,那便是以女性為主力軍的“彩虹橋”志愿服務隊。她們充分發揮女性黨員、愛心人士的情感細膩優勢,將獨居老人列為重點服務對象,把關愛精準送達每一位老人身邊,開展常態化關懷行動,用細致入微的服務橋梁,架起老人通往幸福的道路。
“彩虹橋”志愿者們,用腳步丈量老人的“洗衣難”。志愿者通過“敲門行動”走訪了轄區76戶獨居老人。走訪中發現,老人們普遍存在體力不足的問題,洗床單、被套等大件衣物時,不僅費力,還存在摔倒的安全隱患。
把“不可能”變成“辦得到”,讓多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志愿者基于精準的需求調研,著手策劃“橋洗坊”志愿服務項目。將大橋社區一樓樓梯間設為洗衣地點,社區大院為晾衣地點,接通水電,確保場地符合使用標準,并主動對接轄區愛心企業,成功爭取到愛心企業的洗衣機、洗衣液、晾曬架等物品支持。同時,“彩虹橋”志愿服務隊構建了“預約-上門收取-分類洗滌-晾曬消毒-折疊包裝-送達整理”六步標準流程,考慮到老人的心理需求,將洗衣志愿服務與定期探訪相結合,讓老人在獲得實際幫助的同時,感受到情感關懷。
對于老弱殘障等特殊群體而言,平日里看似簡單的理發需求,卻常常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難題。針對這一痛點,“彩虹橋”志愿服務隊精心篩選三家優秀的理發店的專業志愿者加入到志愿服務的行列,啟動“橋愛剪”志愿服務項目。理發師每月定期上門,為那些行動不便的老弱殘障朋友們提供義剪服務,用手中的剪刀傳遞溫暖,用貼心的服務詮釋關愛。
同時,志愿服務隊積極聯系六家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志愿愛心企業,共同組成三支志愿愛心團隊,每家企業都慷慨捐贈現金作為“橋愛剪”志愿服務項目年度活動經費。
“天這么熱,你們還特意來給我剪頭發、洗頭,連地上的碎發都打掃干凈,真是比親人還貼心!”家住龍化坊小區沈爺爺看著鏡中精神的自己,握著志愿者的手不住夸贊。
這些看似平凡的服務背后,是“彩虹橋”巾幗志愿者們日復一日的堅守與付出。她們以柔肩擔重任,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女性的擔當與奉獻。在大橋社區黨總支和婦聯的帶領下,“彩虹橋”將不斷優化服務,拓展內容,成為連接社區與居民的情感紐帶。
未來,大橋社區婦聯將持續發揮引領作用,匯聚更多巾幗力量,讓“彩虹橋”更加堅固寬廣,照亮更多老人的幸福晚年,為構建和諧美好的社區家園添磚加瓦,讓志愿精神在基層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