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是首都北京,一方是地處西北的甘肅省漳縣,兩地雖相隔千里,但在這場跨越千里的幫扶中,全國婦聯始終以“舉全會之力、助漳縣發展”為己任,急漳縣所急、盡婦聯所能,聚焦協調落實項目、引進幫扶資金、提升能力素質、推動消費幫扶、關愛婦女兒童等重點工作,為漳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讓鄉村振興成色更足。
產業引領,綠色發展拓寬致富路
走進位于甘肅省定西市漳縣鹽井鎮杜家莊村的漳水潤農農業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大棚排列整齊,棚內生機盎然,務工群眾正在忙著采摘、打包……一片繁忙景象。
2022年,在全國婦聯的牽線搭橋下,漳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在鹽井鎮杜家莊村建起了漳縣現代設施農業產業園。該產業園一期工程建成冬暖式大棚9個,高端保暖大型拱棚23個,主要種植口感西紅柿,黃瓜,辣椒等特色蔬菜。如今,園區年產蔬菜達4500噸,產值約1600萬元,帶動了杜家莊村及周邊90余名群眾務工,采收盛期務工人數超過160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為群眾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2024年舉辦的全國婦聯定點幫扶縣科技下鄉漳縣培訓班上,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成果轉化與推廣處副處長、林果所副研究員李民吉和甘肅省農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馬明結合漳縣實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圍繞蘋果輕簡高效栽培技術,介紹了從果園規劃、品種選擇到修剪、疏果等一系列實用操作方法。
“北京和省上的專家到我們村專門為我們講解蘋果樹的管理和栽培,我一定把專家傳授的‘真經’牢記在心,把蘋果園打理好。”新寺鎮晉坪村村民謝旺存說。
據悉,2024年全國婦聯積極牽線搭橋,實施幫扶項目30個,落實幫扶和引進資金3686萬余元,這些項目的落地實施拓寬了漳縣人民的致富路。
啟智潤心,教育暖陽照耀智慧橋
走進漳縣圖書館,整整齊齊的圖書琳瑯滿目。“全國婦聯這次捐贈了5萬余元圖書,周末圖書館‘人山人海’,讓孩子們能廣泛閱讀,汲取更多知識,在家門口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漳縣圖書館館長張麗萍說。
2024年5月22日,“夢想未來”公益項目捐贈儀式在漳縣東暉小學舉行。捐贈儀式現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攜手愛心企業向漳縣捐贈了100萬元的教育設備,愛心企業向漳縣捐贈的智慧教育設備,讓漳縣的老師和同學們感受到AI科技的非凡魅力。
“由于自己文化水平較低,以前最頭疼的事情就是給孩子輔導作業,生怕落下孩子的成績。現在,孩子有了‘愛心媽媽’,每天會按時給孩子輔導作業,可幫了我大忙咧!”事實孤兒監護人張桂英激動地說。
在全國婦聯的安排部署和指導下,漳縣2024年全面啟動并開展“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困境兒童行動,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幫助留守、困境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截至目前,全縣共組建375名“愛心媽媽”和“警察媽媽”隊伍,對全縣726名留守、困境兒童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全覆蓋結對關愛。
據悉,2024年以來,為有效推進漳縣教育醫療發展,全國婦聯聯系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兒童中心、聯想集團、甘肅省婦聯等投入資金1089萬余元,實施健康成長互助計劃,春蕾計劃、“hello小孩”等項目資助困境兒童3390名,為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枝葉關情,民生福祉描繪幸福景
“多虧了‘加油木蘭’項目,生病住院第一時間申請了該項目,幫助解決了2萬元資金,讓我渡過了2024年最大的難關。”漳縣馬泉鄉婦女馬秀娥激動地說。
‘加油木蘭’項目是全國婦聯協調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寶公益為漳縣0~100歲脫貧女性人口提供免費的“教育+醫療”公益項目。讓當地女性在健康和教育上得到更好的保障與發展,并鼓勵她們以更積極的姿態參與到社會建設、文化傳承等工作中,為漳縣發展注入力量。
86歲的老人李老大雖然無兒無女,但她的日子卻過得熱熱鬧鬧:在漳縣幸福互助院食堂里用餐,在健身房鍛煉身體,和巾幗志愿者聊天,唱歌、做手指操……生活好不愜意。
一年來,全國婦聯聯系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等投入資金1027萬元,幫扶實施女性陪伴計劃項目、“愛暖萬家”行動、“兩癌”救助等民生項目,積極開展困境家庭結對關愛活動,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
“全國婦聯在漳縣建立掛職團隊幫扶常態化機制,先后派出34名優秀干部掛職幫扶參與漳縣建設,在一批批幫扶干部的持續努力下,今天漳縣的幫扶工作正在不斷深化,并與漳縣父老鄉親建立了良好的友誼。我相信,在漳縣這片美麗的土地上,也將繼續書寫溫暖的故事。”全國婦聯到漳縣掛職副縣長陳笑倩說。
一項項惠民舉措、一個個民生項目、一樁樁民生實事,是全國婦聯廣泛凝聚婦聯系統智慧力量,傾力幫扶漳縣的生動注腳,如今,一張張村美人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在武陽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