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一個復雜、多階段、漸進的過程,發生在生命的整個過程。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體的器官、肌肉會逐漸衰老,一些疾病也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包括癌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探索了衰老過程中發生的分子變化,但大多數研究集中于線性變化。然而,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并不是線性變化的,相反,會在某個特定時間點上加速。
2024年8月14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研究顯示,衰老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過程,在40多歲和60多歲時,人體內衰老相關的分子會發生急劇變化。
在40多歲時,與心血管疾病、脂質代謝、酒精代謝等相關的分子發生顯著變化;在60多歲時,與免疫調節、碳水化合物代謝、腎功能、心血管疾病等相關的分子發生顯著變化。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多組學分析了108名參與者,年齡在25-75歲之間,女性占52%,長達6~8年隨訪,共收集5405份生物樣本,采集了135239個生物學特征,得到了2465億個不同的數據點。
分析發現,約有81%的人表現出非線性變化。
研究指出,這些全面的多組學數據和方法能夠更細致地了解衰老過程中的復雜性,表明衰老相關疾病的風險在人的一生中呈非線性變化,提供了衰老過程中分子變化的新視角,從而有助于在特定年齡段進行有效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