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1区2区3区,污影院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您的位置: 首頁 >> 工作之窗 >> 家庭建設 >> 皖家●文明

萬戶“綠色家庭”示范引領垃圾分類新風尚

發布時間:2023-11-24 來源:合肥市婦聯 閱讀:542
字體:[    ]
保護視力色:

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合肥市作為全國生活垃圾分類46個重點城市之一,一直持續有力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近年來,合肥市婦聯抓住家庭生活垃圾分類這一關鍵環節,助力合肥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婦聯聯動,號召廣大婦女和城鄉家庭爭當垃圾分類的先行者、倡導者、實踐者,形成思想共識,化為自覺行動,涌現出一大批帶頭踐行垃圾分類、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的綠色家庭示范戶,為辦好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增添“家庭經驗”,示范帶動更多居民養成分類投放的好習慣,推動形成積極踐行垃圾分類的文明新風尚。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身邊的“綠色家庭”示范戶,看他們如何踐行垃圾分類“家”行動。

陸敏家庭:六旬夫婦把垃圾分類當成退休新事業  

在包河區大圩鎮金葡萄社區,有一對樸實的老黨員夫婦,常在垃圾桶邊用心指引居民們進行分類投放,這對老夫妻就是64歲的黃黨生和60歲的陸敏。在生活上,夫妻倆堅持從點滴做起,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儲存洗菜、洗衣用過的廢水沖廁所,用淘米水澆花。在二人看來,把節約水電的小事貫穿于家庭日常活動中,就是帶頭踐行綠色生活最好的方式。  

2022年10月,夫婦倆先后成為社區紅色小管家,經常帶頭參與小區環境治理的各項志愿服務。勸導垃圾不分類行為、巡邏垃圾分類投放點、上門入戶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小區里的各個地方,時常看到二人的奔波忙碌身影。  

陸敏是樓棟長,也是社區圩美實踐宣講團的宣講員,她結合個人所長和生活經驗,在小區里開展“垃圾分類 綠色生活”主題宣講,向居民們科普垃圾分類知識,鼓勵大家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改變自己習慣做起,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一家一家宣傳,一戶一戶帶動,我和老伴雖然力量有限,但是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看到效果。”陸敏說。

郝鑫家庭:“全家總動員”踐行垃圾分類新風尚  

長年在肥西縣從事生活垃圾分類末端處置工作,也讓郝鑫在心中埋下了綠色環保的“種子”。在生活中,他和愛人是不折不扣的“分類達人”,每天家里產生的廚余垃圾會放在專用的廚余垃圾桶內,然后按時送至小區垃圾分類點。  

在家庭教育中,郝鑫夫婦格外注意培養孩子的垃圾分類意識,購買小型垃圾分類桶教具向孩子科普垃圾分類知識,多次帶領孩子參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保展廳,令夫婦倆感到欣慰的是,孩子雖然年紀還小,但已經能夠對常見的生活垃圾進行識別和正確分類。  

“閑暇時間,我們會帶著孩子到公園撿垃圾并對廢棄物進行再次利用,培養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及環保意識。”郝鑫夫婦表示,垃圾分類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把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有利于帶動整個社會的垃圾分類工作,這也是他們堅持給孩子科普垃圾分類知識的初衷。

姚彪家庭:從“一個人”到“一支隊伍”  

對于經開區芙蓉社區的姚彪家庭來說,環保就是從身邊的細微之處做起。姚彪自身從事生態環境相關的工作,他在日常生活中時刻牢記“節能環保”的宗旨,并用自己的行為習慣去教育、感染孩子。在購買家電中,他首選節能減耗產品,給廚房和衛生間安裝節水龍頭,給客廳裝上節能燈,并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為了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他和家人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飯盒。  

2021年,姚彪組建了芙蓉社區新月五紅志愿服務隊伍,號召一群志同道合的退役軍人、黨員和居民參與到志愿活動中,協助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公益宣傳,通過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引領身邊家庭自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一開始有的居民不會分,也不愿意分,覺得很麻煩,志愿者們就對來扔垃圾的居民進行科普和勸解。從開始的被動接受分類,到后面漸漸習慣分類,居民對垃圾分類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  

“垃圾分類不是幾個人或一群人的事情,它一定是人人參與、人人奉獻、人人主動的自覺行動。”姚彪說。

崔興桂家庭:“小家”帶“大家”美化居住環境  

“綠色環保,從我做起。”這句口號是新站區七里塘社區崔興桂家庭的真實寫照。崔興桂在淮肥佳苑小區擔任保潔主管,也是小區里出了名的“綠色使者”。在家里,她精心打造了一個“家庭式花園”,種植了許多花花草草,一年四季爭芳斗艷,令人賞心悅目。左鄰右舍經常到她家來參觀、取經,崔興桂總是毫無保留傳授種植經驗。  

工作中,崔興桂帶領工人定期對小區衛生垃圾死角、道路綠化帶垃圾及周邊環境進行地毯式清掃,使小區環境衛生煥然一新。同時,她還積極向群眾宣講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給居民們發放購物環保袋、廢電池回收箱,引導居民都能加入到小區美化環境的行動中去。“植物能美化環境,也能增進友誼,我希望大家能把小區這個‘大家’當成自己的‘小家’用心呵護,齊心協力將小區裝扮成和諧美麗的大花園。”崔興桂說。

張閔家庭:從點滴小事詮釋綠色家庭生活內涵

廬陽區的張閔家庭是一個綠色環保之家。張閔是基層社區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她時常在小區內開展垃圾分類集中宣傳,向居民群眾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折頁。同時,作為一名志愿者,她還積極發揮垃圾分類督導員的作用,向前來扔垃圾的居民群眾主動講解垃圾分類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分類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張閔一家也在積極踐行垃圾分類的環保理念。她總結了很多節水小竅門,比如洗菜后的水很干凈,洗一次后倒掉很是可惜,于是她將菜分類別洗,先洗豆角、芹菜這類沒有葉子的蔬菜,然后用這個水再清洗有葉子的,最后將水倒在水桶里,水桶里收集的水就成為花草的營養液了,一舉兩得很是劃算。這樣的習慣,張閔堅持了很多年。  

“環保這個詞,乍一聽好像離我們很遠,其實它就融入在生活里,只要有心去做,家家都可以成為綠色家庭。”張閔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隆县| 江山市| 陕西省| 望奎县| 繁峙县| 鹿泉市| 外汇| 中西区| 峨山| 榆树市| 白水县| 淮阳县| 紫金县| 布尔津县| 鄂州市| 涞水县| 吉水县| 射洪县| 隆德县| 阿图什市| 金山区| 怀宁县| 赤壁市| 潜江市| 哈尔滨市| 红安县| 万源市| 潮州市| 三亚市| 张掖市| 南投县| 平果县| 巍山| 聊城市| 雷波县| 平安县| 兰溪市| 兰西县| 大足县| 武胜县| 公安县|
c_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