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陸續入冬,呼吸道疾病又迎來一波暴發高峰。除新冠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高發外,流感活動度也在上升。近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出提醒,今冬明春需警惕多種呼吸道傳染病原混合感染。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于11月1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介紹,近期入院患者支原體核酸檢測檢出率成人為5.59%,兒童為40.34%;流感抗原檢出陽性成人是29.67%,兒童是4.94%。“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秋冬季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體、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癥狀相似,可以通過抗原以及核酸檢測的方式來明確病原學診斷。所以建議大家在確認病原學以后再用藥,而不是靠猜想濫用藥。”
多重感染對兒童危害更重
支原體感染、甲流、新冠病毒感染這三種易產生疊加感染,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之間,以及與其他病原體之間也容易發生疊加感染,其中兩種病毒疊加感染及病毒和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疊加感染的情況更為常見。
事實上,關于今年冬季可能存在的呼吸道感染,早在之前就已經被學界有所預料。此前的多項研究揭示,多種呼吸道病原體同傳會使癥狀加重、傳播時間延長。
與單一病毒感染相比,多重病毒感染患者癥狀更嚴重,發熱時間更長,更容易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氣管炎等;多重病毒感染患者需要醫院住院治療的比例更高,患兒出現呼吸衰竭和需要ICU監護的風險更大;多重病毒感染患者出現呼吸道疾病持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可延長病程,延緩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提醒,腺病毒和肺炎鏈球菌等可以與支原體混合感染,且患兒年齡越小,混合感染的風險越大。如果合并支原體感染,患兒的癥狀將會加重,家長應提高警惕。
一項公開發表的研究也顯示,在兒童群體中,流感-新冠合并感染的比例(3.2%)明顯高于成人患者(0.3%),這表明兒童更容易遭受流感-新冠合并感染。更重要的是,在新冠感染的危重患者中,流感-新冠合并感染的比例為2.2%,高于單獨感染新冠患者(0.6%),說明合并感染流感病毒可能會加重新冠感染的重癥程度。
減少多重感染危害,注意個人衛生、接種疫苗等仍是有效手段
其實每年冬季都是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常見的比如肺炎支原體、呼吸道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比夏季和春季活躍,導致感染人群的明顯增加。這些疾病的特征和往年一樣,愈后都比較好,不需要擔心。
現階段我們應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方案已經相當成熟。佩戴口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個人衛生、接種疫苗都是預防的有效手段。
此前中國疾控中心發布了新版的《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更新了2023-2024年流行季國內上市使用的流感疫苗種類和接種建議等。指南指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安全有效的方式,可以有效減少秋冬季流感感染、住院、重癥和死亡風險,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
目前在北京,天壇醫院、朝陽醫院、友誼醫院等多家醫院兒科開始實施“先化驗再診療”措施,精簡流程、縮短候診時間、減少往返診室次數、降低院內交叉感染風險。除此之外,北京市已有242家醫院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病情較輕患兒可以選擇互聯網診療方式,進行病情的咨詢和診斷。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