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婦聯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開展婦女工作最可靠、最有力的助手。《國家治理視域下婦聯組織和婦聯工作改革創新》一書,對新時代婦聯組織和婦聯工作改革的頂層設計、創新實踐進行了實證性研究和系統性總結。本書既是規范的調查研究成果,又為豐富和完善新時代婦女發展理論提供了經驗材料,更為推進婦聯系統改革走向縱深、推進新時代婦聯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參考。
■ 王曉莉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最重要的是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必須根據形勢和任務發展變化,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把工人階級主力軍、青年生力軍、婦女‘半邊天’作用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2015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既指明了新時代婦聯組織和婦聯工作改革的方向,又闡明了從黨和國家事業的高度去認識、擘畫婦聯組織工作和婦女發展事業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報告、十九大報告、歷次全會報告及其他中央文件,對發揮婦聯組織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明確要求,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召開首次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領導和指引新時代婦聯改革邁出歷史性步伐。十年來,婦聯組織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適應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在婦聯組織建設和婦聯工作創新方面取得突出進展,取得了一系列制度成果和實踐成效。
站在邁向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的張永英、李文帶領政策法規研究室團隊,對新時代婦聯組織和婦聯工作改革的頂層設計、創新實踐進行了實證性研究和系統性總結,分析改革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辦法。《國家治理視域下婦聯組織和婦聯工作改革創新》這本書既是規范的調查研究成果,又為豐富和完善新時代婦女發展理論提供了經驗材料,更為推進婦聯系統改革走向縱深、推進新時代婦聯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參考。
為推動婦聯深化改革提供研究支持
高水平、有成效的調查研究是本書的一大亮點。2011年1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秋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就調查研究做出過系統闡述,指出調查研究“必須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調查了解情況”。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分別與全國婦聯組織部、權益部開展合作課題,自2016年以來赴上海、寧夏、福建、云南、廣東、山東、浙江、四川、青海等地,通過查閱二手資料、問卷調查、個體和小組訪談、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調查了機關和基層、干部和群眾,既到工作局面好的地方去總結經驗,又到改革情況復雜、阻力較大的地方去研究問題,既解剖了典型,又了解到全局。
“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調查研究的規模有多大、時間有多長,也不是光看調研報告寫得怎么樣。”總書記深刻指出,“關鍵要看調查研究的實效,看調研成果的運用,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好。”2016年7月,中辦印發《全國婦聯改革方案》。課題的調查研究即于同年開展,時間跨度長、覆蓋領域廣、涉及層次多,持續關注和研究婦聯改革進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及時以婦女研究內參、要報等形式反映改革進展、難點,為推動婦聯深化改革提供了關鍵的研究支持,為制定和完善改革相關頂層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決策參考。
歷時長達6年的調查研究,課題組在認真學習領會黨中央關于深化群團改革的部署要求,梳理分析婦聯深化改革創新實踐的基礎上,形成該書的邏輯框架。全書圍繞婦聯組織參與國家治理的制度機制保障、婦聯組織和婦聯工作改革創新兩個層面展開,即頂層設計和實踐創新。前者回答了一個核心問題,即為什么說新時代黨和國家的事業更加需要婦聯組織的參與。婦聯組織,既是創新社會治理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又能組織和代表婦女,維護婦女權益,反映婦女利益訴求。婦聯組織參與民主政治建設、全面依法治國和社會治理的法律制度更加堅實、工作機制更加完善,有利于婦聯組織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乃至一些領域中的引領者。
后者回答了另一個核心問題,即如何使婦聯組織在新時代黨和國家的事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打鐵還需自身硬”,答案就在新時代婦聯組織網絡建設、婦聯干部隊伍建設和婦聯工作改革創新之中。婦聯組織和婦聯工作改革走在了前列,蹚出了新路,干出了實效。組織網絡更加健全,婦聯改革后形成了縱到底、橫到邊的全國性組織網絡體系,最大限度地延伸了婦聯工作的觸角;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婦聯改革尤其增強了基層工作力量,最大范圍地吸納了基層各行各業的優秀婦女代表;工作制度機制創新發展,建立了常態化聯系服務婦女群眾的內部工作機制,創新了婦女參與治理的形式,如“品牌化”建設。
推進新時代婦聯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考
黨和國家的制度保障與婦聯改革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兩者共同的保障下,婦聯組織在新時代黨和國家的事業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婦聯組織代表和反映婦女利益訴求,推動提高婦女參政比例,動員組織婦女參與民主政治活動;在參與全面依法治國中,婦聯組織通過人大、政協提出立法建議,牽頭起草保障婦女權益的相關立法,在相關法律草案征求意見的過程中積極提出意見建議,并且與政府部門合作建立工作協調機制,與司法密切合作推動貫徹男女平等原則;在參與社會治理中,婦聯組織加大維權和關愛服務,提升廣大婦女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強化網絡社會治理中的婦女參與。
邁向新發展階段,婦聯組織正面臨著與其地位作用不相稱的制度保障問題,需要迎接改革創新進一步推深推實的挑戰。在制度保障層面,由于婦聯組織的法定職責范圍過窄、不夠明確、缺乏具體程序保障,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思想觀念和態度層面。相關部門的領導及工作人員對落實男女平等認識不足,使婦聯不能充分履行其基本職能。在改革創新層面,婦聯基層組織的縱向延伸和橫向覆蓋亟待從“有形覆蓋”走向“有效覆蓋”,專掛兼相結合的干部隊伍選配、管理、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機制仍不完善,工作制度機制與婦女需求、群團改革的要求都存在差距。作為對策,強化制度保障、推深推實改革創新,是進一步發揮婦聯組織在國家治理中作用的關鍵。筆者認為,思想觀念變革是改革創新的“牛鼻子”,需要進一步提升相關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的性別平等意識和能力。目前這部分內容在書章結構中占比偏小,有待深入調查研究,總結提煉地方的典型做法,如分性別統計、性別平等的法律政策評估、相關法律法規培訓、將性別平等意識培訓納入部門培訓計劃等,“一竿子插到底”,久久為功、真抓實干,為推進新時代婦聯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