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泗縣婦聯持續暢通婦兒權益訴求渠道,織密織牢維權工作網絡,切實提高維權處置效能,不斷夯實維權服務基礎,把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經常、落到實處。
“三網絡”暢通權益訴求渠道
積極探索婦兒維權模式,將婦女兒童工作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發動各級力量共同參與,暢通婦女兒童權益訴求渠道。
巾幗志愿服務網絡。打造巾幗法律宣傳志愿服務隊伍,充分整合婦聯虹鄉木蘭、檢察院巾幗檢宣隊、開誠社工心理志愿服務中心、義工協會等志愿服務組織力量,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巾幗維權志愿服務活動,2022年以來,開展普法宣傳活動8場、法律知識講座5場,發放宣傳資料1500余份,惠及900余人次。打造巾幗維權志愿服務項目品牌,舉辦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婦聯選送的《幸福家庭心理微課堂》項目獲得三等獎,該項目同時榮獲安徽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選送“心心相連,愛不留守”項目代表宿州市參加全省巾幗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決賽),榮獲三等獎。
維權服務陣地網絡。充分發揮婦聯執委“領頭雁”效應,掛牌成立婦聯執委工作室,開展宣傳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調解婚姻家事糾紛、提供法律政策咨詢等工作,引領、聯系、服務廣大婦女群眾。持續發揮12338婦女維權公益服務熱線作用,為來電婦女群眾做好信訪登記、矛盾化解、政策答疑和心理調適等工作,進一步暢通利益訴求表達、權益維護通道。依托婚姻家庭輔導室、基層婦女維權站、婦女之家、婦女微家、家長學校等工作陣地,為我縣婦女兒童提供多樣化的權益維護途徑。
線索隱患反饋網絡。按照“抓早、抓小、抓苗頭”的要求,建立信息雙向反饋制度,線下,網格員走訪摸排線索隱患、及時溝通上報;線上,通過微信、電話等途徑,保持和鎮村婦聯的密切聯系,實時掌握轄區動態、梳理訴求信息、分類快速轉辦、定期交流反饋,形成信息掌握靈、問題介入早、矛盾化解快的聯動調處模式。2022年,及時有效處置涉婦女兒童權益糾紛42件。
“三機制”提高維權處置效能
泗縣婦聯堅持發揮“聯”字優勢,建立健全各級各部門有機協調、全力配合的順暢工作體系,提高維權處置效能。
排查化解機制。及時調整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建立健全網格化服務管理與婚姻家庭糾紛等信息排查工作銜接機制,帶領開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2022年,全縣各級婦聯組織走訪排查300余次,排查出婚姻家庭矛盾糾紛26起,經過耐心調解和跟蹤回訪,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均得到妥善化解。
聯防聯動機制。持續加強其他部門的溝通聯系,聯合檢察院下發《關于建立共同推動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合作機制的實施方案》,實行會商會辦機制,2022年,縣檢察院針對涉案未成年監護人怠于履行監護職責的行為,因案定制了22份“督促監護令”;聯合公安局梳理涉及家庭暴力糾紛線索70余條,制定下發家暴告誡書97份,有效減少了家庭暴力事件的發生;聯合法院開辟婦女兒童維權“綠色通道”,快立快審涉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案件,發放人身安全保護令1份。
輿情應對機制。聚焦輿情應對處置工作,與網信部門保持密切溝通聯系,加強監測,盡早發現,第一時間核實,及時研判上報,做到事件處置與輿情處置同步同效。充分發揮身邊先進典型、優秀婦干作用,共同推進,合力引導輿論,傳播正面聲音,營造全社會關愛保護婦女兒童的良好氛圍。
“三行動”夯實維權服務基礎
注重解決基層婦女兒童的急難愁盼問題,常態化開展關愛幫扶活動。
困境婦兒關愛行動。以“把帶愛回家”寒暑假兒童關愛服務為載體,以“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為主線,借助多方力量,積極籌措資金,慰問困境兒童、困難婦女和家庭等800余人次,慰問物資19.7萬元,為孩子們捐贈書籍500余冊,心理疏導300余人次。
婦女“兩癌”健康行動。建立“篩查+救助+保險+講座”工作模式,切實做好城鎮低保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民生工程,267名城鎮低保適齡婦女完成“兩癌”免費篩查,目標完成率100%;為80位“兩癌”患病婦女爭取“兩癌”救助金80萬元;大力推廣“兩癌”保險,全縣購買兩癌保險人數達2.7萬人,已有20位婦女享受到兩癌保險200萬元保障金;開展“兩癌”健康知識講座6場,發放宣傳資料500余份,切實保障我縣婦兒的健康權益。
“暖心回歸”行動。協調法律工作者、檢察官、法官、婦聯干部、心理輔導師等組成心理輔導團隊,對重大案件中權益受損的婦女兒童及其家庭,有針對性提供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疏導等關愛服務,并持續跟蹤幫扶。對權益受到侵害造成家庭困難的,縣婦聯延伸服務鏈條,加大協調力度,幫助申請司法救助、社會救助11.5萬元,切實維護了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分管領導:陳芳芳;采編人:王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