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這是依法保障婦女權益取得的重大進展。前不久,繼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之后,“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第三次寫入黨代會報告。黨的二十大報告還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為保障婦女權益提供了更有力的制度保障,將更好地促進婦女的全面發展。
■ 葉靜漪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第三次寫入黨代會報告,體現了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進民生福祉,把婦女事業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婦女事業發展。在黨中央的正確引領下,我國新時代婦女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闊步前行,取得了高質量的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做出了生動注解。
黨對婦女權益保障工作高度重視
從某種意義上看,一個國家的婦女地位體現了其文明程度,婦女權益保障水平反映了一國人權保障的整體水平。發展婦女事業、做好黨的婦女工作意義重大,關系到團結凝聚占我國人口半數的婦女,關系到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強大力量,關系到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
黨的十八大首次將“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寫入報告,標志著性別平等觀念在中國實現了從進步人士的先進理念到社會普遍共識、從執政黨的意志到治國方略的跨越性發展。黨的十九大再次將“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寫入報告,進一步表明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放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擘畫,男女平等、尊重婦女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黨的二十大第三次將“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寫入黨代會報告,這充分說明了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性別平等理念至關重要,婦女權益的保障至關重要,為實現婦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平等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平等享有改革發展成果提供更加堅實的政治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把保障婦女權益上升為堅定的國家意志,此次將“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第三次寫入黨代會報告,把促進男女平等發展的新征程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更加緊密地融合在一起,表明黨中央將實現男女平等、保護婦女權益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問題之一來對待和解決,反映了黨在男女平等問題上的價值觀念、基本立場和政治主張,為實現婦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平等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平等享有改革發展成果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中國化的新境界,指引中國婦女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闊步前行。
婦女權益保障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著力解決廣大婦女急難愁盼的各項問題,推動形成男女平等的社會合力,我國婦女事業實現全方位進步,婦女權益保障取得歷史性成就。
《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終期統計監測報告顯示,十年間,該綱要主要目標如期實現,婦女社會地位顯著提高,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婦女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在健康方面,女性平均預期壽命突破80歲、孕產婦死亡率下降超四成、婦幼健康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婦女生殖健康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在教育方面,各類高等教育中女性學生占比均超過男性學生、義務教育階段性別差距基本消除、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性別差距進一步縮小。在就業方面,女性就業人員占比保持在四成以上、女職工勞動條件不斷改善、勞動合法權益得到有力維護。在婦女參與國家決策與社會管理方面,全國女性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占比達歷史最高、女性參與基層民主管理的范圍更加廣泛、女性在企業管理中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社會保障方面,女性生育保險覆蓋面明顯擴大、女性參加醫療保險的人數大幅增加、女性養老保險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女性參加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人數顯著增加。
推進婦女權益保障工作高質量發展
婦女權益是基本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婦女權益的法治保障是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婦女權益保障和促進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規日益完善,已基本形成以憲法為基礎,以婦女權益保障法為主體,以各項單行法規、政府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為補充的法律體系。民法典、就業促進法、農村土地承包法、母嬰保健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的頒布和修訂,對女性財產權益、勞動權益、土地承包權益、生育權益和健康權益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進一步強化了對不同領域婦女全方位的權益保護。特別是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標志著家暴行為正式進入了法律監管范疇,對我國反對家庭暴力、切實保護婦女兒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里程碑意義。2022年10月30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系統完善婦女權益保障制度體系,集中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促進婦女全面發展的新時代要求,大大提升了我國婦女權益保障的制度化、法治化、規范化水平。
婦女權益保障貫穿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各個環節,在政策設計、實施和監督的全過程都充分體現了男女平等的價值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地方層面保障婦女權益、促進男女平等發展的法規政策性別評估機制普遍建立,是推進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實然化”的偉大成就。婦女權益司法保護實踐不斷創新,各級檢察院、法院等司法實務部門在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就業性別歧視、性騷擾、性侵、家庭暴力、拐賣、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糾紛等婦女權益重難點問題上不斷取得新突破;平等就業權糾紛、性騷擾損害責任糾紛成為獨立的民事案件案由,讓侵犯平等就業權和性騷擾有關的案件具備了清晰的可訴基礎,有利于女性更積極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彰顯了保障婦女權益的法治精神。
新時代的婦女權益保障工作需要結合新情況,處理新問題,探索新方法。在不斷達成婦女權益保障歷史性成就的同時,我們也要關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婦女權益保障新挑戰。“三孩”生育政策要求更為完善的生育政策支持體系,新業態的發展帶來職場性別歧視的新問題,新冠肺炎疫情為性別收入差距帶來新挑戰,預防職場和校園性騷擾的司法機制亟待建立。面對諸多挑戰,黨的二十大報告為婦女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新要求,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重視女干部培養選拔工作,發揮女干部重要作用”……將優化生育配套政策、保護女性平等就業權、促進婦女參與民主政治建設上升到黨治國理政的層面,將實現婦女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生活作為婦女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提供了更有力的制度保障,將更好地為廣大婦女及其家庭解決后顧之憂,促進婦女的全面發展。
堅持男女平等,保障婦女權益,不僅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促進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為世界人權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我國婦女人權保障及整體人權保障水平必將邁向新的高度。
(作者為中國婦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