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披星戴月堅守在隔離點,她們徹夜奮戰在核酸檢測現場,她們竭盡全力轉運防疫物資,她們義無反顧堅守在小區門口……她們是排查登記的“信息員”,是走訪入戶的“宣傳員”,是排憂解難的“服務員”……連日來,安徽合肥市全市縣鄉村四級2000多名婦聯干部、2萬名婦聯執委奔赴疫情防控一線,她們以忠誠與無畏展示了婦聯人的擔當與情懷。
面對突如其來而又復雜的疫情形勢,10月12日以來,市婦聯18名黨員干部、工作人員也響應號召,迅速下沉社區參加一線防疫工作。
“請大家掃一下,出示安康碼、行程碼及48小時核酸”。下沉在經開區翡翠湖社區的宋冠飛正認真的在小區門口查驗兩碼。宋冠飛是市婦聯四級調研員,年近60的她明年即將退休,面對本輪疫情防控緊張局勢,她積極向組織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與年輕的黨員干部、志愿者們共進退,用實際行動站好最后一班崗。她總是說“年齡從來不是標簽,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婦聯人就是要發一分光出一份力!”
“請大家排好隊,佩戴好口罩,提前準備好健康碼……”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工作人員謝曼君,化身“大白”在社區的各個采樣點負責信息登記。家住肥西的她每天要克服近兩小時長距離車程來到她所下沉的瑤海區戴安橋社區。面對每天穿著防護服高強度工作,她沒有一絲怨言,盡管汗水已然濕透全身,依然堅守著自己的陣地。“媽媽,我想你啦。媽媽外面有病毒,我給你我的超人披風!”謝曼君5歲的兒子正通過視頻給她鼓勁,家人們的默默支持,讓她更有動力,用實際行動演繹愛與堅守同在。
一批三八紅旗手、1100多名巾幗志愿者火速集結。她們不負重托、用心守護、給予溫暖,為群眾送去了信心與力量。
“請大家有序排隊,保持安全距離。”在包河區蕪湖路街道蘭亭社區曙光雅苑小區核酸采集現場,經常可以看到一個腿腳不太方便的志愿者在維持秩序,她就是梁玉霞,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紅色小管家。這些天,她穿著紅馬甲,風雨無阻,早出晚歸,成為社區抗疫的“逆行者”。“腿沒啥事,累了就歇一會,不礙事的。”
“你好,你家的蔬菜買來了!”這些天,新站區七里塘社區新符里社居委黨委書記何金培忙得像個不停轉的“陀螺”。為了讓管控在家的居民隔離無憂,她牽頭建立了物資配送服務保障群,每天將一袋袋大包小包的物資擺放整齊,每個口袋都貼上了分類標簽,標注了接收人的姓名、電話、樓層和房號,在逐戶配送到家,一天下來,微信步數超過2萬步。
“90后”姑娘徐鴻雁,來自包河區方興社區,從包河區設置臨時管控區域以來,她和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們承擔起了幸福銀河廣場小區10個樓棟的疫情防控工作,工作到凌晨成了家常便飯,雖然家和工作地點只隔著一條馬路,但她能很少能回家看看。“最大的心愿是疫情過后能好好抱抱大寶和小寶。”
“那是誰的辦公室,怎么這么晚了還開著燈?”“哦,那是唐敏,她家小區被封控了,最近一直住在辦公室。”早上7點,肥東縣和平社區水岸花園城市花園小區的志愿者唐敏已經開始了新一天的“兩碼”查驗工作。10月20日下午,肥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唐敏剛從省特檢院培訓回來,得知瑤海區封控管理,唐敏決定在就地轉為志愿者,這些天,她住在辦公室,一連十多天,當好社區群眾“守門人”。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一切服從組織安排。”“我報名,之前下沉過基層有經驗,選我去吧。”“我之前是護士,有采樣經驗,社區人手不夠我來支援。”……一句句話語,凝聚著婦聯力量,彰顯著巾幗擔當。
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合肥市各級婦聯積極行動,廣發倡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巾幗志愿者1100多人投身防疫一線。
婦聯各團體會員積極響應婦聯號召,有物捐物,有智出智,有人出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市家庭教育研究會開設網上課堂——居家防疫“解憂雜貨鋪”,錄制一組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視頻課、整理了一系列家長與孩子增進感情的“陪伴秘籍”,為居家辦公學習的家長和孩子、防疫人員等群體提供家庭教育服務和心理健康幫助。市女企業家協會發動女企業家捐款捐物,為一線抗疫人員送去近3000斤愛心蔬菜和價值10余萬元的棉服、棉被、零食禮包等各類物資。
下一步,合肥市婦聯將繼續立足本職,發揮優勢,組織動員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和廣大婦女姐妹、愛心企業、公益組織以不同形式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切實把黨的殷殷關懷、“娘家人”的溫暖關愛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送到抗疫一線,為抗擊疫情貢獻巾幗力量。她們披星戴月堅守在隔離點,她們徹夜奮戰在核酸檢測現場,她們竭盡全力轉運防疫物資,她們義無反顧堅守在小區門口……她們是排查登記的“信息員”,是走訪入戶的“宣傳員”,是排憂解難的“服務員”……連日來,安徽合肥市全市縣鄉村四級2000多名婦聯干部、2萬名婦聯執委奔赴疫情防控一線,她們以忠誠與無畏展示了婦聯人的擔當與情懷。
面對突如其來而又復雜的疫情形勢,10月12日以來,市婦聯18名黨員干部、工作人員也響應號召,迅速下沉社區參加一線防疫工作。
“請大家掃一下,出示安康碼、行程碼及48小時核酸”。下沉在經開區翡翠湖社區的宋冠飛正認真的在小區門口查驗兩碼。宋冠飛是市婦聯四級調研員,年近60的她明年即將退休,面對本輪疫情防控緊張局勢,她積極向組織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與年輕的黨員干部、志愿者們共進退,用實際行動站好最后一班崗。她總是說“年齡從來不是標簽,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婦聯人就是要發一分光出一份力!”
“請大家排好隊,佩戴好口罩,提前準備好健康碼……”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工作人員謝曼君,化身“大白”在社區的各個采樣點負責信息登記。家住肥西的她每天要克服近兩小時長距離車程來到她所下沉的瑤海區戴安橋社區。面對每天穿著防護服高強度工作,她沒有一絲怨言,盡管汗水已然濕透全身,依然堅守著自己的陣地。“媽媽,我想你啦。媽媽外面有病毒,我給你我的超人披風!”謝曼君5歲的兒子正通過視頻給她鼓勁,家人們的默默支持,讓她更有動力,用實際行動演繹愛與堅守同在。
一批三八紅旗手、1100多名巾幗志愿者火速集結。她們不負重托、用心守護、給予溫暖,為群眾送去了信心與力量。
“請大家有序排隊,保持安全距離。”在包河區蕪湖路街道蘭亭社區曙光雅苑小區核酸采集現場,經常可以看到一個腿腳不太方便的志愿者在維持秩序,她就是梁玉霞,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紅色小管家。這些天,她穿著紅馬甲,風雨無阻,早出晚歸,成為社區抗疫的“逆行者”。“腿沒啥事,累了就歇一會,不礙事的。”
“你好,你家的蔬菜買來了!”這些天,新站區七里塘社區新符里社居委黨委書記何金培忙得像個不停轉的“陀螺”。為了讓管控在家的居民隔離無憂,她牽頭建立了物資配送服務保障群,每天將一袋袋大包小包的物資擺放整齊,每個口袋都貼上了分類標簽,標注了接收人的姓名、電話、樓層和房號,在逐戶配送到家,一天下來,微信步數超過2萬步。
“90后”姑娘徐鴻雁,來自包河區方興社區,從包河區設置臨時管控區域以來,她和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們承擔起了幸福銀河廣場小區10個樓棟的疫情防控工作,工作到凌晨成了家常便飯,雖然家和工作地點只隔著一條馬路,但她能很少能回家看看。“最大的心愿是疫情過后能好好抱抱大寶和小寶。”
“那是誰的辦公室,怎么這么晚了還開著燈?”“哦,那是唐敏,她家小區被封控了,最近一直住在辦公室。”早上7點,肥東縣和平社區水岸花園城市花園小區的志愿者唐敏已經開始了新一天的“兩碼”查驗工作。10月20日下午,肥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唐敏剛從省特檢院培訓回來,得知瑤海區封控管理,唐敏決定在就地轉為志愿者,這些天,她住在辦公室,一連十多天,當好社區群眾“守門人”。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一切服從組織安排。”“我報名,之前下沉過基層有經驗,選我去吧。”“我之前是護士,有采樣經驗,社區人手不夠我來支援。”……一句句話語,凝聚著婦聯力量,彰顯著巾幗擔當。
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合肥市各級婦聯積極行動,廣發倡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巾幗志愿者1100多人投身防疫一線。
婦聯各團體會員積極響應婦聯號召,有物捐物,有智出智,有人出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市家庭教育研究會開設網上課堂——居家防疫“解憂雜貨鋪”,錄制一組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視頻課、整理了一系列家長與孩子增進感情的“陪伴秘籍”,為居家辦公學習的家長和孩子、防疫人員等群體提供家庭教育服務和心理健康幫助。市女企業家協會發動女企業家捐款捐物,為一線抗疫人員送去近3000斤愛心蔬菜和價值10余萬元的棉服、棉被、零食禮包等各類物資。
下一步,合肥市婦聯將繼續立足本職,發揮優勢,組織動員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和廣大婦女姐妹、愛心企業、公益組織以不同形式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切實把黨的殷殷關懷、“娘家人”的溫暖關愛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送到抗疫一線,為抗擊疫情貢獻巾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