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我們應該高舉“上海精神”旗幟,在國際關系民主化歷史潮流中把握前進方向,在人類共同發展宏大格局中推進自身發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為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這段話出自2021年9月17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時發表的講話。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于2001年6月,是由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6個創始成員國成立的地區性國際組織。成立之初,上合組織即把安全領域的共同打擊“三股勢力”、毒品走私和跨國犯罪,推動經濟合作與人文交流作為重點合作領域,創造性提出并始終踐行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標志的“上海精神”。二十多年來,上合組織以“上海精神”為引領,各國致力于走“結伴不結盟、對話不對抗”的新路,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合作打擊“三股勢力”,開展經濟合作與人文交流,成功探索出一條新型區域組織的合作與發展道路,為國際社會探索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是上合組織的創始成員國,致力于為各成員國間的睦鄰友好合作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無論是“上海精神”的提出,還是新型國際關系、新型安全觀、國際關系民主化等理念的倡導,中國與其他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推動創造了國際政治文明的新形態。在機制和制度層面,中國為上合組織提供了大量制度公共產品,特別是在安全、經濟、人文三大支柱領域為開展成員國間的國際警務合作、打造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等,發揮了積極作用。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同上合組織各成員國貿易額達3431億美元,同比增長40%。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積極同上合組織成員國開展抗疫合作,提供新冠疫苗援助、捐贈防疫物資、派出醫療專家等,為上合組織和全球抗疫合作注入了正能量。
上合組織成立二十一年來,國際局勢風云變幻,全球治理體系深度調整。走團結合作之路、安危共擔之路、開放融通之路、互學互鑒之路、公平正義之路,是上合組織各成員國的共同愿望。面對機遇與挑戰,上海合作組織要高舉“上海精神”的偉大旗幟,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自身發展,把這一全球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組織打造成為團結互信、安危共擔、互利共贏、包容互鑒的典范,為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本期特約專家:王義桅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