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國辦印發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23日對外公布,明確了鄉村建設行動的路線圖,確保到2025年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取得積極進展,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顯著加強。
據介紹,方案提出了12項重點任務,可概括為“183”行動——“1”就是制定一個規劃,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8”就是實施八大工程:道路方面,重點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供水方面,重點強化農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能源方面,重點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物流方面,重點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信息化方面,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村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綜合服務方面,重點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農房方面,重點實施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傳統民居保護與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方面,重點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統籌農村改廁和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治理,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3”就是健全三個體系,實施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行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在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方面,方案提出要深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完善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做到精準化、精細化,推動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鄉村建設,依法嚴厲打擊農村黃賭毒、侵害農村婦女兒童人身權利等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農村社會平安穩定。
在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方案提出要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健全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等機制,治理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風氣,推廣積分制、數字化等典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