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小寬
前兩天有位媽媽在朋友圈曬幸福,讓人很驚訝。這個媽媽有兩個孩子,小的6歲,大的11歲,她離婚兩年,最近交了一個比她小幾歲的男友,她和年輕帥氣男友的親密合影看不出年齡差距,兩個人看起來很登對,照片里的媽媽透著濃濃的生命活力。
我覺得她的幸福并不是偶然,也不完全因為她看上去依然年輕美麗。而是她經歷了失敗的婚姻,帶著兩個孩子,也到了所謂“尷尬”的年紀,但她并未因此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你有沒有自我設限
我們過什么樣的生活,要問自己的內心深處,你相信自己應該擁有怎樣的人生?
如果離婚就覺得自己一定很難再收獲愛情;如果大齡就覺得自己一定會在婚戀中被嫌棄;如果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就覺得自己失去了選擇伴侶的全部可能和權力,只能任由他人來決定自己。這樣一邊活著一邊去限制自己的人生,當然是越活越狹窄的人生。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做自我設限,那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會不會到了一定年紀,就在心里不由自主地給自己劃掉了一些可能性,會不會每到一個年紀,就告訴自己,這件事情我不能做了,或不適合再做了。如果是這樣,你可能還沒有真的進入老年期,心就已經老了。
很簡單,如果我們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少,生命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新鮮、期待、希望、改變這些詞都開始遠離你,那么你一定會覺得自己老了。老,不是因為年紀,而是因為一種自我設限的思維。
如果你沒有放棄,生活的遭遇并不能定義和打敗你。以這位媽媽為例,如果她自我設限,因為有了兩個孩子就覺得自己的人生也就這樣了。實際上很多女性都有這樣的思維定式,孩子都有了,對于不滿意的感情現狀還能怎樣?如果她有這樣的自我設限,那么她恐怕不會走出那段讓她絕望、不快樂的婚姻,擁有給自己翻開人生新篇章的機會。
我想對每到一個年紀或者進入一種狀態,就會給自己劃掉很多人生選項的人說,其實不是世界在拒絕你,而是你拒絕了世界。
穿越迷霧擁有全新生活
很多走過了逆境、為自己創造出一片新天地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新的可能就在前面,如果你堅定地走過去,就能看到那扇門。
但是只有少數人通過,因為通過那段路程的人,必須穿越一段什么都看不見的迷霧。所不同的是,自我設限的人,想到放棄現在去改變生活,就只能看到眼前的迷霧,于是覺得一切都很困難、遙不可及;沒有設限的人,更能勇敢地面對未知,他們看見了迷霧,但他們相信穿越了迷霧就能擁有全新的生活。
前者,在潛意識里和自我信念里滿是消極,不相信自己的潛力,往往低估自己的價值,覺得世界殘酷多于美好。后者,在潛意識和自我信念里非常積極,相信自己,覺得世界盡管有殘酷的一面,但仍然會遇見美好。
所以要成為一個不自我設限的人,潛意識和關于自我的信念,往往是決定因素。
自我設限是對生命活力的放棄
這位媽媽因為保有一顆迎接愛情的心,仍然相信自己還能遇到幸福,所以她才能遇見。
有的女性,一過了三十歲就不再渴望改變生活,到了四十歲,整天除了抱怨不能改變的現實,自己不去做任何積極的努力和嘗試。
自我設限,意味著你已經清除了很多關于未來的選項,隨著年紀增加,選項越來越少。不設限的人,不會去主動否定可能,仍然會相信很多奇跡發生,也相信自己還能去主動改變人生、創造幸福。
我一直不喜歡一種說法:“到什么時候就干什么事,什么年紀就該是什么樣子。”現在想來,這種限制其實就是設限,就是讓你放棄創造性思想,讓你失去改變的動力,讓人生過早地失去生命的活力。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自我設限的你,不會遇見未知的自己。
(作者系心理咨詢師)